第两千六百五十三章 既要又要(2 / 2)
“你们企业领导人的思路非常明晰精准。”麦杰夫表示出相当的佩服:“走的路也和中国软件企业走的路完全不同,一开始就是立足于国际市场,服务与国际大信息产品供应商,你们似乎还是第一个发现承接外包业务可以获得相当丰厚利润的中国软件产品供应商。”
“主要还是学习技术,获取协议授权,了解国际规则。”周至心底暗暗吃惊,额头上汗都快要下来了,嘴上却赧笑道:“钱不钱的都是次要的。”
麦杰夫笑道:“的确,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是吧?最重要的是利用开源软件,构建出自己的信息系统话语权,构建出每一个信息系统层级上的相应话语权,是吧?”
周至这下真的要毛骨悚然了,四叶草集团做了这么久,很多集团内部的员工脑子里都不大具备这个概念,现在却被第一次见面的麦杰夫一语道破。
关于信息系统的分层,其实有很多种分法,不过最出名的大约还是OSI结构,TCP/IP结构,以及五层协议体系结构。
其实都大差不差,就是最底层的物理层开始,往上依次是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物理层:保数据可以在各种物理媒介上进行传输,为数据的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能够处理电信号和光信号的设备,一条给信号们跑来跑去的高速铁路和列车。
数据链路层通常简称为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两个相邻节点传输数据时,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上传送帧。
就好比发运中心将货物装到车厢里边,并且编好编号,可以用于组合发车。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网络中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并通过选择合适的路由将数据传递到目标主机。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
相当于列车调度中心。
运输层负责为两台主机中的进程提供通信服务,主要通过通信协议进行传输服务,就好比将车厢组合成列车。
应用层是网络协议的最高层,主要任务通过进程间的交互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程序或者进程间的通信和交互的规则。
就好比旅客买票才能上车,上车后必定会将你送到某地,到了某地必须下车等等交通规则和交通作用。
每一个层级,都会涉及到无数的结构方式和知识产权包,整体会构成一个非常复杂的立体结构,每一个层级都会有许多种相关产品,有时候又要反过来理解,许多产品本身就包含这套系统中的多个层级。
很难有一家公司敢说自己拥有这套系统的全产业线产品,从底层芯片制造,到协议构成,再总线组合设计,操作系统,语言开发工具,应用程序研发这一全套的知识产权包。
很多企业都只能兢兢业业地专注于一个方向上深耕。
只有四叶草,走上了一条“既要又要”的路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