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生(2 / 2)
可是制作这些产品的原材料——花生没多少了,家里能用的都用完了,收购来的也不剩啥了,李建军还挺犯愁。
玉米倒是不用愁,东升屯当地就是著名的玉米产区,十里八村家家户户都种玉米,这东西是不缺。
可是花生作为经济作物,在周边的种植率还真就不高,大家伙也只是在前后院种上一些留着榨油或者过年过节炒熟了招待客人,很少大批量种植。
所以花生的产量还真就不多,至少东升屯这边没有大大面积的种植,之前生产花生糖时,李建军就在屯子里收购了一些,眼下用的差不多了,库存不剩啥了。
计算一下需要的量,李建军感觉有些头秃,自家还得去旁边屯子走一走收购一波,要是收不上来,就得找粮店大宗批发了。
其实李建军一般不乐意去找粮店搞批发,毕竟他们那有人工、租金、仓储之类的费用,卖的粮食称不上便宜,和自己从屯子直接收的价格差不少呢。
有人会说,买卖做的这么大了,咋还这么抠门呢,是不是李建军抠啊。
这还真不是,李建军这人虽然在生活上有些不拘小节,不买啥贵重物品,也从不给自己添置啥东西,可是对家里人那叫一个大方。
媳妇买啥他都不带反对的,而且他当年退伍回来时,还特意去两户自己的战友家走了一圈,这两个战友一个是牺牲了,另一个是残疾了。
李建军去看完他们家人后,见他们生活艰难,也给他们分别留下了一笔钱。
对于李建军来说,“该省省、该花花”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
在收购花生这件事上来看,李建军还是觉得得节约一些,毕竟收这十斤二十斤的花生看不出来啥,可要是要的量大,那差的钱数可就不是一星半点儿的了,做生意考虑的事情多啊,他晚上睡不着觉还琢磨收花生的事儿呢。
赵艳把两个孩子哄睡后,也疲倦的睡着了,只留下李建军在黑暗中瞪着眼睛在思考。
结果半夜赵艳起来上厕所,刚一开灯看见旁边的男人毫无睡意,眼睛瞪的还挺大,被吓了一跳。
赵艳无语,见他精神,只好问道怎么了。
听到男人的回答后,赵艳再次无力。
就这么一点儿小事儿就不睡觉了?想不明白就明天再想嘛,人是铁打的啊,还能一宿不睡觉?
不过看了一眼男人的脸色,她还是哄道:“没事儿,想下乡收花生就去呗,你没时间就交给别人,这事儿得找脑袋活的人干,还得实在靠谱才行,我三舅还有李强大哥都成,还有我二舅家的大表哥也能干,要是在缺人,屯子里那些小伙伴说都能干,咱就坐在家里等着收花生就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