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布鲁厄姆的邀请(1 / 2)
第705章布鲁厄姆的邀请
在业馀层面,科学史化身为社会史,差不多成为了英国中产阶级的全民爱好。在职业层面,科学成了人们为之奋斗的事业,以伦敦大学为先驱的一众现代化大学开始对古老大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造,在教育体系中建立科学学科,千方百计争取公共资金资助科学研究,奋力赢得尊贵的专业地位。在新兴的工业城市,科学化身为推进公众卫生运动成为社会改革的前线。
我们可以清楚的注意到,自1830年以来,科学正成为一种日益自信和帝国色彩日益浓厚的意识形态,开始把手伸到此前不归它管的领城——人类行为研究。“科学”在社会层面得到广泛认可,被看作是打开所有门户,从社会结构到潜意识的工作机制再到破解宗教经验本身的魔法钥匙。
——罗宾·吉尔莫《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学的智识与文化背景,1830—1890》
一家上市公司,一家以经营百年为目标的伟大企业,亚瑟在会议上的宏伟愿景简直把所有人的脑袋都砸的晕头转向。
亚瑟见到大伙儿全都热血上头,赶忙趁热打铁,顺势推出了他谋划已久的商业计划。
首先,自然是引入布拉德伯利&埃文斯公司的新式印刷机。
其次,便是帝国出版公司旗下新廉价杂志《火花》的创刊号编纂事宜。
虽然在亚瑟的设想中,至少在三年之内,他不打算给这份售价仅六个半便士的周刊杂志订立任何盈利目标,甚至可以接受一定数目的亏损。但是考虑到当前的资金压力,他们所能承受的亏损也是极为有限的。
因此,为了控制好成本,《火花》的外包装和内容篇幅自然不可能像他们的拳头产品《英国佬》那样。
这样的设计不仅是为了适应下层阶级的购买力,也是为了适应亚瑟的全新销售计划——哪里有铁路,哪里就要有《火花》!
虽然在一百年之后,车站前的书报亭简直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实在算不上什麽新奇事物。
但是在这个客运铁路时代刚刚到来的当下,不论是在不列颠丶法兰西还是德意志,亚瑟还从未见到过这样的销售模式。
各个投资人对于客运铁路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贩卖车票赚钱这一层面。
而这也就意味着帝国出版公司想要拿下书报摊专营权并不会付出太过高昂的代价,并且基本不会面临任何竞争。
各家铁路公司会非常乐见一笔本不该有的额外收入,并且寄希望于这家涵盖了《泰晤士报》和《英国佬》等着名杂志的新上市公司可以为早期铁路旅行漫长而乏味的体验注入一丝乐趣,将火车阅读变为旅行者的一种消遣方式。
而亚瑟则非常乐见于杂志社内本该闲置的老印刷机可以继续发光发热,并由此为帝国出版公司催生出一个“铁路书籍”家族。
是的,他不仅要在火车站卖《火花》,还要在《英国佬》庞大版权库的支持下,设计出版一批适合火车旅行的轻量化廉价书籍。
当然,他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提升传播度的方式,为帝国出版公司打造出一批19世纪的不列颠国民级作者和具备庞大社会影响力的超级作品。
当整个车厢都在讨论《黑斯廷斯探案集》的新系列《化身博士》,当淑女们都开始谈论起《雾都孤儿》里的小奥利弗,当绅士们都开始期待《三个火枪手》的下一期,当踏上火车的庄稼汉们开始渴望自己可以像埃尔德·卡特小说中的那些主人公一样,在城市地区开展一系列的艳遇……
每期销售8万份的《英国佬》远远不是亚瑟所期待的成绩,他想要的是曼彻斯特-利物浦铁路每年50万的客流,是大西部铁路全线并轨通车后,将全不列颠2500万人口都调动起来的新世界。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在调动2500万人之前,整个《英国佬》都必须被先调动起来。
所有人都分配到了属于自己的新任务。
狄更斯将会充分利用《匹克威克外传》还未消散的热度,推出一份连载时长20期的后日谈《匹克威克俱乐部的遗书》入驻新杂志《火花》。
眼里全是选票的迪斯雷利先生明显比狄更斯更加热情,他主动请缨拿出了《阿尔罗伊的奇妙故事》,并拍着胸脯打包票说这类冒险故事最适合旅行消遣。
而作为《英国佬》内最受读者欢迎的作者,大仲马则打算在《火花》上推出他的新作《炼金术士》。
至于丁尼生与海涅,他俩很明显也跃跃欲试,但遗憾的是,亚瑟显然不打算派遣他俩进入这份廉价杂志。
毕竟他们俩身份特殊,不管受欢迎度如何,但至少在社会大众看来,诗人是比小说作者更高一层的身份,出于维护文学声誉的考虑,他们的作品绝不应该出现在廉价杂志当中。
而且,即便是从商业角度出发,亚瑟也不认为火车旅客会乐意掏六个半便士欣赏优美的诗歌,他们显然更喜欢一些刺激的故事。
所以,在这种时候,埃尔德的重要性立马就凸显了出来。
鉴于这小子在船上简直都快闲出屁,所以亚瑟甚至都不必专程写信让埃尔德提高产量,单是他先前寄到编辑部的那些短篇作品就已经能用上大半年的时间了。
至于大半年之后该怎麽办?
呵,那也不用担心,因为亚瑟早就掐算好了。
埃尔德和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进行的环球科考航行是从1830年11月出发,而根据他们二人的书信以及目前的考察进度,贝格尔号目前已经离开加拉帕格斯群岛,彻底结束对南美地区的细致考察,并正在菲茨罗伊上校的带领下全速驶往澳大利亚。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多半会在澳大利亚发现一片土着居民聚居的荒芜之地,并且还有机会以他们的名字命名那里。
可惜的是,亚瑟认为埃尔德在新领地冠名优先权方面显着落后于达尔文,毕竟达尔文的个人形象,尤其是他谢顶趋势日益明显的脑袋确实更贴近荒芜之地的定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