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34社学(1 / 2)

加入书签

“不过.叔大兄,其实对于这笔银子,善贷还有别的想法。”

想到之前筹画的事儿,魏广德继续说道。

“嗯,善贷请说。”

张居正不知道魏广德还有什么想法,不过他给自己的感觉,很多时候提出来的主张,其实都挺有意思的,而且也有一定操作性。

当然,如果没有操作性的提议,魏广德一般也不会说。

比如怂恿张居正造反,在当前大明朝所处的社会环境就很难。

因为到目前为止,上上下下其实都不具备造反的土壤。

明末造反普遍,那也是万历后期到天启这段时间,国库耗尽,让地方上有灾不能赈济,百姓衣食无着,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

实际上就算到了崇祯中期,即便国家陷入两线作战,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国内的流寇也曾一度被官军剿灭,出现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人祸虽然解决了,但是天灾依旧不断。

而之后,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狡诈,再次揭竿而起,才又死灰复燃。

就算是到了天启朝,大明其实都没有一副要败亡的景象。

除非穿越到崇祯年间,其他皇帝时期想造反,基本必死,除非带着现代军火库穿越过去,以现代技术碾压同时代的明军。

汉人,其实也是非常善于动脑子的民族,知道吸取教训,研究新战术击败敌人。

戚继光的练兵法有用,不仅是因为他超越同时代其他武将的睿智,更是得到大明武器技术支持。

如果戚家军火器换成弓弩,其战力必然大打折扣,因为弓弩手的训练可比火器手麻烦的多,很难短时间内成军。

魏广德略做思考,还是决定和张居正坦诚相待,于是他就把张学颜所说和自己所想和盘托出,没有一丝保留。

张居正听得很认真,在魏广德说到就算朝廷大量增加赋税,国库收入倍增以后,各大衙门、地方官府也会想方设法增加支出,从朝廷国库里薅银子时,眉头还是不自觉皱了皱。

这点,张居正何尝不知道。

只是,他以为可以通过制定更严格的监督规则,杜绝这样肆意浪费的情况。

不该支用的银子,一分也不能拨,只要严格审批请款的奏疏,还是能保住大部分银子。

只是魏广德提到,有他们两人在,或许朝廷疯狂支取钱财还能得到遏制,可之后呢?

十几、二十几年以后,国库充盈,那时候的首辅可就未经历过他们这样一段困窘的时期,说不得就会很快把银子都败光。

按照后世人的看法,都以为大明朝的财政一直都很困难,从正德、嘉靖开始年年亏空,也就张居正在位的时候稍微有所好转。

但实际上,张居正死后三十年,万历皇帝把太仆寺常盈库里的银子搬回内廷,才是大明朝真正败家的开始。

如果说万历后期大笔银钱开支是为了针对辽东作战,那到了天启和崇祯初年,极短时间内败光数以百万级的银钱,那才是灾难真正的开始。

万历皇帝或许觉得把常盈库的银子搬回内廷,用起来方便很多,但是那些银子就是唐僧肉。

宦官们不仅大肆贪污,前朝文官看着眼红,也是疯狂贪污国库银钱,反正最后朝廷运转不动就把手伸向皇帝,要钱。

现在,魏广德不过是把这个问题提前揭露出来,还是因为张学颜的话让他想到的。

而之后,魏广德的提议就让张居正略微瞪大眼睛。

“善贷,你想推广社学,还要重新纳入官府管理之下,这.”

张居正有些犹豫。

不过魏广德也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毕竟后世推行义务教育成效显著。

虽然后世杠精说义务教育不等于免费教育,但实际上之所以叫“义务教育”,本身就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舶来品。

西方一切讲究等价交换,要推广基础教育,自然不可能有偿,否则谁愿意花钱让孩子读书。

所以,西方的义务教育其实都是免费的,不免费的那是私立学校,收费很贵,当然教学质量也很高。

欧美国家推行的义务教育一般是13年,美国不少的州在向15年免费教育过渡。

在美国,公立学校提供的基础教育统称为K-12教育,是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级一共13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总称,而现在部分地区开始推行免费上大学。

所以,抠字眼是没意思的,不能说“义务教育”没有“免费”二字就是要收费的强迫教育

只能说“舶来品”被人“断章取义”,“去其糟粕”。

当然,在后世中国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那么在大明,有没有类似的教育?

其实是有的,这就是社学,区别于官学、私塾和族学的一种教育方式。

官学,自然就是官府在各府县开办的学堂,有朝廷任命的教谕负责教授,只不过针对的是有功名的读书人,一般都是秀才才有资格入学。

私塾和族学,则是类似于私立学校的性质。

而社学,最早起源自元朝,明朝建立以后得以继续发展。

社学形成于元代,盛行于明清,带有“普及教育”性质。

“社学者,一社之学也。百又十户为里,里必有社,故学于里者名社学”。

社学一般由绅民捐办,负责启蒙本社童子,童子年长有成,可参加地方儒学的入学考试,中试者进入儒学,成为儒学生员。

社学在全国普遍设立,洪武八年诏令各地“延师以教民间子弟”,但仅过数年就因弊端丛生,下令停罢。

至洪武十六年,又诏令民间自行延聘师儒,建立社学,不准地方官员干涉,社学遂在全国推广开来。

古代读书成本实在太高,就是私塾也未必多少百姓读得起,族学也只有大家族才能办的起来,而官学招生名额有限。

因此朱元璋为了鼓励百姓识字,当然更是为了推广大明律法和自己思想,于是参考元制,号令各地建立社学,由地方政府帮助民间办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 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武者啊 重生官场后,我先娶了省长爱女 我泱泱华夏纵横多元宇宙 他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这叫谋士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制符人 强龙下山 月下追光者 燃烧古卷:白龙之名 我在明末修仙 阵问长生 帅哥通讯录 我能看见气运!闪婚植物人赚疯了 魔女的箱庭笔记 篮球之神潮人 邪鼎 网游之绝命毒尸 黑魔法师,开局催眠小公主 丹田被毁:百炼成仙 从喰种开始的食尸鬼之旅 刚上大学,有个神豪系统很正常吧 混沌神天诀 师兄马甲暴了后,男主秒变偏执狂 游龙十三针 半岛钢铁之恋 天才驭兽师 老千:黑白人生 万界守门人 香江:风再起时 这个演员路子野 第一红人 官场:问鼎之路 明撩暗恋!霍律师下手轻点 蛇仙:开局吞噬仙帝 战锤矮人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一人之下:十岁悟仙法震惊老天师 空之壁垒2 四合院:贾东旭老婆孩子热炕头 从那座韩城开始 因人而异的系统 在末世修仙的我无敌 虚空极变 大明:寒门辅臣 一裙反臣逼我当昏君 我,高手下山 界游旅者 武极天尊 银河纷争:我重现人类荣光 封神:我哪吒不需要系统 全职法师之超级法神 全民转职:鼠王萝莉要种田 天命之寻霸记 快穿:心机美人绿茶指南 重生之辅警的逆袭 逆天球神 寻幽探异实录 无天宙 白神传 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