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72 汉级(2 / 2)

加入书签

另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帆,汉级的主桅高31米,设4层横帆;前桅27米,设4层横帆;后桅27米,设3层纵帆。

对,没错,汉级又把全桅杆横帆给捡回来了。为啥呢?难道说经过实战检验发现秦级的混合帆型不好用,或者有别的重大缺陷?

这么讲也对也不对,实际上汉级的横帆仔细看的话与传统的欧洲横帆不一样。欧洲横帆每面只有一根桅桁,帆的下风缘是系在下一面帆的桅桁上的,而汉级的横帆每面都有上下两根桅桁。

多一根桅桁有什么用呢?嘿,千万不要小看了单元。

传统的欧洲软帆体系,横帆的角度是固定的,遇到顺风和侧风的时候推力很大,但遇到顶风就不能用了。所以一般都会在船头斜桁和后桅安装几面纵帆,既方便了转向也能在逆风情况下保留一部分推动力。

几百年间,船长和水手们一直都在寻找最优的船帆解决方案,后来才出现了横帆和纵帆在一根桅杆上的混合帆型。

它比纯粹的横帆灵活,比纯粹的纵帆推重比大。可终归还是牺牲了横帆的部分推力,以及纵帆的灵活性,属于无奈下妥协的产物。

一直到19世纪,这个困扰了多少代航海人的难题终于被个瑞典船舶设计师给解决了。他将横帆的下风缘也装上桅桁,但只固定上风缘的桅桁,下风缘的桅桁用一种夹具临时卡在桅杆上。

当船只遇到顺风或者侧风时,把帆打开就是普通的横帆。遇到逆风时,操帆手可以调整夹具,变换下风缘桅桁的角度,从而在一定幅度之内调整风帆的角度,最大范围不超过左右15度。

别小看只有15度,它能让逆风变成侧逆风,再稍微调整下船只的航向就成了侧风。

也就是说船只遇到逆风时不用再走之字获得推力并保持航向了,只需稍稍调整航向和下风缘的桅桁,就可以获得和侧风时差不多的推力,极大的减少了转向的频率。

更巧妙的是,多了一根下风缘桅桁,再加上独立的绞盘和索具,每面帆在收起时,只需两名操帆手协作利用绞盘把下风缘的桅桁向上卷,就像卷窗帘一样把整面帆卷成了一条,绑紧就可以了。

放下时更简单,反向拉动绞盘索具,帆布又像打开画轴一样被打开了。而且想打开三分之一、一半、四分之三都可以,极大的降低了操帆手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减少了操帆手的数量。

要知道大型帆船,无论横帆还是纵帆,操帆手数量要占全体水手的一半还多。

如果遇到高海况和海战,需要频繁变换船只方向时,所有船员,包括木匠、铁匠、厨师、水手长、二副、大副甚至领航员和书记员,都要到桅杆上参与收放帆具的工作。

那真是争分夺秒,与死神抢时间。往往死活和胜负就取决于几分钟,慢了就等于自杀。

而仅仅每面帆多一根桅桁、一个夹具和一套绞盘索具,就能让操帆手降低至少一倍的劳动量,同时提高至少一倍的收放帆速度,这就等于战舰上可以少带十几名甚至更多操帆手,以及他们的吃喝补给。

其实这种帆型用在商船上更合算,能瞬间减少船员数量和工作强度,也就等于降低了运输成本,还不影响速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 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 联盟之嘎嘎乱杀 苟在修真世界 带娃回村后成了大力士 四合院:穿越蔡全无,冒充傻柱叔 我在修真界苟道长生 洪荒:女圣石矶,才情艳艳 重回1982小渔村 NBA:奇迹缔造者 飞跃悬崖 圣珑骑士 中上摇摆王?求你别整活了!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我乃茅山大师 这个顶流只把明星当工作 末日:我能无限抽卡加成 斗罗之从变强从吃魂兽肉开始 那年华娱 乡野小神医:村花秘密曝光了! 神医下山 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全家瞒着我修仙 美剧:从薅小谢尔顿羊毛开始 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 穿越之真千金是个小福宝 无始皇手谕,不得出银河边关 疯魔意 左道狂神 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狱医 四合院里的悠哉日子 HP觉醒之黑魔王,我们当定了! 一品神医 嫡女重生,惹上暴君逃不掉 捡漏欧美:我要拿回所有国宝 造化吞天诀 抗战:从土八路到元帅 阎王下山 逆天萌兽:绝世妖女倾天下 雀魂:开局国士无双 妙手大仙医 惊悚游戏:开局帮鬼怪做选择 斗罗之冰魔雨浩 机甲星辰战记 谁家小娘子这么狂 亮剑:让你发展,你带回一个师? 火影之升仙得道 九界罗天 吞天剑帝 大荒:我靠捡修为来镇妖魔 废土回响者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又名超级上门女婿) 刑警日志 异境龙闻 灵墟,剑棺,瞎剑客 红楼,庶子涅磐 这个剑修太卷了 民国江湖二十年 我在诡异世界继承神位后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