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9章 建文新政(1 / 2)

加入书签

“铛…铛…铛……”

辰时,当所有南京城百姓都已经上街做事的时候,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京城内外道观寺庙及钟楼纷纷响起了钟声,延绵不绝。

许多百姓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有官员士绅们知道,宫里那位…崩殂了。

这一刻,有人开心有人难过,而其中也有既开心又难过的人。

乾清宫中,当朱允炆在齐泰、李景隆、郁新几人的帮助下,将各种朱元璋死后的事情安排妥当后,他独自一人返回了东宫,坐在春和殿内,久久未曾回过神来。

他至今还不敢相信,自家爷爷已经离开了自己,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在这样的时候,一道身影走了进来,而这人便是朱允炆的母亲,如今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太后吕氏。

“母亲……”

朱允炆起身行礼,精神恍惚的同时,将吕氏扶着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允炆,你要振作些,日后你便是皇帝了,不能这样独自躲起来。”

吕氏的声音有些清冷,可朱允炆心思已经被朱元璋崩殂的消息给缠住了,暂时无法走出。

然而,吕氏不管他的情况,只是自顾自的说道:“内廷之中,还有许多后妃,你觉得要如何处置?”

朱允炆疑惑的看向自己的母亲,吕氏却开口道:“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伱可以借助大行皇帝遗命来清理内廷。”

“这……”朱允炆没想到,自己母亲会开口说出这样的话。

只是不管朱允炆态度如何,吕氏却自顾自的开口道:“当然,有所出的肯定要留下,不过也不能放任不管,可以将她们圈禁在一处宫殿,方便监视。”

“您……准备怎么做?”

朱允炆艰难开口,他想不到自己母亲会怎么做,可吕氏却淡然道:“大行皇帝不是曾经让秦王妃殉葬过吗?那就让那些无所出的后妃也都殉葬吧。”

“可秦王妃是自己给爷爷写信要殉葬的!”朱允炆激动开口,说出了旁人不知的事情。

观音奴王氏,并非是朱元璋下旨强行殉葬的,而是王氏自己要求殉葬的。

当时这件事发生时,朱允炆便在一旁,不止是他,就连朱元璋自己都愣了一会。

他们都没有想到,王氏会愿意为了感情不和的朱樉殉葬,甚至想要劝劝王氏。

不过事后,朱元璋在确定了王氏的心思后,还是下旨赐王氏殉葬。

这件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因为蜀王朱椿在得知王氏自己要求殉葬后,便写了一篇《祭兄秦愍王嫂愍烈王妃》的祭文,其中便提到了:“嫂也孔贤,奋身同殒,父皇闻讣,以忧以伤。”

当然,王氏自己选择殉葬,并非是有多爱秦王。

作为政治婚姻和统战工作的牺牲品,她的婚后生活很压抑,甚至还遭到了朱樉和邓妃的虐待,估计早已看破红尘四大皆空了。

自己的父母双亡,哥哥王保保也早已去世,她膝下又无子嗣,统战价值烟消云散。

虽然邓氏因她与秦王而被朱元璋赐死,但接下来继任王位的却是邓氏的亲儿子朱尚炳。

对于她这个害死自己母亲的人,朱尚炳显然不会给什么好脸色,她以后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那还不如一死了之。

正因为有蜀王朱椿等人所写的祭文,所以朱允炆觉得用殉葬来解决内廷无所出的妃嫔很牵强。

可是对于他的想法,吕氏却不以为意:“大行皇帝虽然没有留下任何殉葬的诏书与规矩,但你即将是皇帝,只要你开口,那她们便要殉葬。”

“我……”朱允炆想要反驳,可却说不出什么。

良久之后,他只能点头:“容小子再考虑一下……”

“嗯”见朱允炆应下,吕氏也没有继续逼迫他,只是提醒道:“你虽是皇帝,但若不速即位,恐怕会有事端生起,尤其是你四叔那边。”

“我知道了。”朱允炆侧过身去,不再与吕氏对视。

见他如此,吕氏也转身离开了春和殿,留下了朱允炆一个人。

站在原地,朱允炆听着那脚步声消失,然后才缓缓抬起头。

只是这一抬头,他立马就看到了挂在墙上的那篇《削藩论》,上面的“朱高煦”三个字在此刻十分刺眼。

朱允炆走上前去,将那篇《削藩论》取下来,缓缓走到了香炉旁。

他用钳子打开香炉,看着那篇《削藩论》,脑中尽是自己母亲刚才的话。

是啊,他应该早早即位,而不是在这里优柔寡断。

爷爷崩殂了,自己终于可以登上大位,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朱允炆轻声呢喃:“爷爷,这篇文章,不适用孙儿……”

话音落下,他将那篇朱元璋让他裱起来的《削藩论》丢入了香炉之中,看着它燃烧并化作灰烬。

直到一点都没有剩下,他才转身离开了香炉。

与此同时,伴随着在京道观寺庙钟楼各声一万杵的结束,大明开国皇帝崩殂的消息也开始通过塘骑加急,送往了大明各省三司及宗室王府。

这其中,最先收到皇帝崩殂消息的是就藩青州的齐王朱榑与周王朱橚。

齐王朱榑虽然武略却十分残暴,可饶是他这样残暴的人在得知朱元璋薨逝后,也下令齐藩三护卫披麻戴孝三年,为大行皇帝守孝尽忠。

他本想往南京去看父亲最后一眼,但却被紧随而后抵达青州的朝廷官员勒令不得前往京城。

由于是朱元璋的遗诏,朱榑也没办法反驳,只能低头认下。

只是相比较他,一样收到崩殂消息的朱橚就紧张了。

朱橚

二人坐在朱有燉的世子府内,面色凝重非常。

“现在怎么办,你爷爷薨逝了,朱允炆那小子不会翻旧账吧。”

“也只有小心提防了。”朱有燉紧皱眉头开口:“近段时间,父亲还是不要出王府,另外将三护卫都召回开封最好。”

“好,按照你的办,还有其它要注意的吗?”朱橚紧张询问,朱有燉却沉吟片刻后才继续道:

“眼下,四叔与十七叔、十五叔及高煦他们都在漠北北巡备边,三都司空虚且不提,西北还需要防备帖木儿东进而不得调用,西南又有土司刀干孟叛乱,牵制西南三都司兵马。”

“我那大兄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先将各项战事一一安定,随后调回兵马,保证中原稳固才会削藩。”

“至于削藩,爷爷多次与大兄说过高煦的《削藩论》十分适用,若是用高煦的削藩论,那应该没有问题,周府富贵也能保住,父亲不用担心。”

朱有燉用常理来判断朱允炆,朱橚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点头之后便按照朱有燉吩咐的,将还在河套放牧的护卫调回开封。

可以说,他的办法,是诸多藩王在得知朱元璋崩殂后都觉得最稳妥的办法,因此靠近周藩不少藩王纷纷效仿。

只是对于诸藩们来说,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大侄子会对自己如何,因此得知朱元璋崩殂后,还是有不少人做出了一些逾越的事情。

这些事情,被锦衣卫记录下来,通通送往了京城。

这些消息,朱允炆纷纷让人造册备下,而他本人则是听从了母亲的建议,在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十六,即朱元璋崩殂后

这一做法有违礼制,毕竟古来天子崩殂后停灵时间往往不会太短,哪怕再快,也最快不过二十七天,尤其是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

然而,这样的事情却在现实发生了。

五月十六,大行皇帝朱元璋被下葬紫金山明孝陵中,骇人听闻的事情还有此次下葬中,居然出现在尊遗命,将无所出的三十余名妃嫔尽数殉葬。

尽管只是三十几人,但这样的殉葬之举还是让人头皮发麻。

当明孝陵的墓门合上,站在墓门处的李景隆、郁新及齐泰等人都纷纷低着头,不敢相信殉葬这样的事情会出现在朱元璋遗命中。

他们十分熟悉这位大行皇帝,他是一个喜欢把任何事情都制度化,把任何制度都书面化的人,最典型的就是写给儿子们和大臣们各道谕旨和那本《皇明祖训》。

《皇明祖训》内容详实,事无巨细,甚至可以说是不厌其烦。

可殉葬这样大的事情,居然没有出现在《皇明祖训》之中,更是未曾定下亲王死后殉葬的规格是什么,郡王死后殉葬的规格是什么?

大行皇帝死前,五府六部与殿阁大学士都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听到他要让妃嫔殉葬的旨意。

至于大行皇帝生前,也并未做出主动让妃嫔殉葬旨意,秦王妃的殉葬是自己要求的,所以洪武三十一年以来也仅此一例。

其它不管是朱雄英、孝慈高皇后、鲁荒王朱檀、懿文皇太子还是晋恭王朱棡,他们死后都没有让宫人奴仆殉葬的旨意。

因此,对于眼前殉葬一事,众人心中都有了一把称。

只是这事情事关内廷,没有人想要引火烧身。

百官们有条不紊的离开了明孝陵,之所以在此停留的如此短暂,主要是因为这一天不仅是大行皇帝下葬的日子,还是新帝登基的日子。

文武百官匆忙从紫金山返回了内城,顺着数年不开的大明门,一路走到了奉天门前。

在这里,早已准备着即将进行的即位大典。

身穿冕服的朱允炆持着玉圭缓缓走上了奉天门上,他在这里面朝百官,宣布了自己的即位诏书。

“天降下民,作之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快穿之普普通通观察员 择日走红 三国:开局逃难到辽东发育十八载 大明第一贪官 卧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 百年修仙,我快死了金手指才来 神豪:国民老公从恋综开始 拒绝青华保研,我肝成了军官 穿在1977 玄幻反派:仙域最强太子爷! 嫡女归来:皇叔,本妃有喜了 火焰:军系男友好暖 合租神医:收留逃婚大小姐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 双修魔尊,我以阴阳证帝位 玄幻:无限吞噬从转生虫族开始 小姨是煞神,六个外甥跪着宠 诡异横行:我在异世敕封神明 开局就当少帅,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 我在另一个世界的那些年 让你卧底,没让你勾搭大嫂! 阴仙 诸天:和无数个我共享天赋 破案:开局融合警犬嗅觉基因 我在东京当练马师 军神出狱 凡人:从魔道开始的天灵根 寡嫂 乡村透视小神农 倒插门 玄学大佬清醒后,六个哥哥都慌了 救命!算的太准,被全球首富盯上了 废土菌子采摘指南 顶不住了!前夫天天把我摁墙上亲 精灵:钓鱼佬的雨天队 天海仙途 面板修仙:咸鱼狂肝秒升仙 性转成美少女也无所谓 女尊:本想开后宫的我,却嫁了一个醋王! 富豪大农民 带着自家菜店,穿到逃荒路上 神医王妃太彪悍,人屠王爷也害怕! 不死帝尊 编符侠 名侦探世界里的巫师 莫名其妙去修仙 穿越之莫问人归处 戏假成真:演瘾君子这么像?查他 偷听奶团心声,全城豪门都在崩人设 葬神棺 娱乐盗墓:扮演闷油瓶,队友杨密 炮灰别躲,宿主要抓住你了 师兄们都是疯批?没关系,我也是 黑欲青春 假千金被退婚后,闪婚首富大佬 即使我能穿梭万界,也要猥琐发育! 都市狂龙医仙 宴总,夫人的白月光也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