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9章 西虏猖獗(1 / 2)

加入书签

八月,秋高气爽……

按常理来说,这样的日子,理应是值得高兴的日子。

可是南京城奉天殿外,却是一片寂静。

奉天殿广场上,数百名正五品以上官员眼观鼻,鼻观心。

奉天殿门口,正三品以上官员也是如此。

唯一没有沉默的,是那名正在低头上疏的正五品礼部官员。

“丁巳朔戊午,陕西行都司肃州卫上疏,国使傅安、郭骥,及率将士一千五百余人于今岁二月抵达帖木儿国都。”

“然帖木儿傲慢,言“倨中国去我远,天子何如我也?”,遂扣国使。”

“百户官张樽率十数人及时逃离,于七月返回肃州卫,遂上疏言情,请朝廷派兵救援国使……”

礼部官员的话说完了,可奉天殿上下却更为寂静了。

朱元璋脸上无悲无喜,倒是那朱允炆眼神忽明忽暗。

“还真被他说对了……”

朱允炆脸色很不好看,脑中瞬间想到了那张消失好几个月消息的面孔。

当初朱高煦在武英殿里的话还依稀在耳,如今不过才过去两年不到,事情却被他说中并发生。

那帖木儿,难道真的要出兵入侵我大明吗……

朱允炆将目光放到了自家皇爷爷身上,相比较他,朱元璋依旧稳坐钓鱼台。

“那张樽,如今到哪了。”

朱元璋缓缓开口,礼部尚书门克新上前一步,持着笏板作揖道:

“那张樽,如今已经在奉天门外候着,等待陛下传见。”

“传他上来。”朱元璋不假思索的开口,门克新也作揖应下,随后命人去传张樽。

约两字时,朱元璋便看到一名武官被人带着穿过奉天广场,往奉天殿上来。

不多时,那人便来到了奉天殿门前,并五拜三叩道:“百户官张樽,参见陛下,陛下万福安康……”

“那帖木儿国,国力如何?”

朱元璋脑中还记得朱高煦说过,帖木儿有民两千余万,兵马数十万,因此他想知道是不是朱高煦那小子胡诌。

“臣与国使一路西行,越往西便越为繁华,那撒马尔罕人口丝毫不亚于苏松等府繁华。”

“其麾下兵马,虽说不如国朝明甲俱全,却也能将锁子、明甲装备其军,依臣这一路过去,所见兵马便不下数万。”

“据其官员所说,其最精锐兵马还在外征战,控弦之士便不下三十万。”

“此次他们不仅扣押我朝国使,还将西边的鲁迷(奥斯曼)国国使一同扣押,以示其国强大。”

张樽诉说着自己这一路所看到的一切,而他口中讲述的种种,也让金台前的六部尚书、五军都督等文臣勋贵紧皱眉头。

单一来说,帖木儿官员或许是在夸大自己的实力,但对于大明朝来说,刚刚将蒙古人赶回漠北的他们还未享受几年太平,如今突然又冒出这样一个强大的蒙古人国家,饶是他们足够有自信,那防范之心却不敢松懈。

更何况,当年渤海郡王朱高煦在武英殿为傅友德、冯胜开罪的说辞,基本朝中正四品以上官员都有所耳闻。

现在扣押使臣这事情被朱高煦说中了,那帖木儿是否会真的借助别失八里国作为跳板,从西域入侵大明的河西走廊?

“你们以为如何……”

朱元璋坐在黄帐之下,金台之上,轻声开口。

在其面前,众人纷纷催动脑筋,沉吟了许久后才有一人上前。

“臣曹国公李景隆以为,帖木儿距国朝数千里之遥,即便有别失八里国相助,却也不是那么容易侵犯我大明。”

“当务之急,应当是派使臣前往别失八里国,打探其态度如何。”

“若是真如当年渤海郡王所言,那理当防范。”

“如何防范?”朱元璋心里有自己的主意,却还是询问李景隆。

对此,李景隆也没有露怯,而是根据自己所知的河西情况分析道:“河西之地,如今常以陕西输粮才得以维持,当地色目、胡鞑、番人常有叛乱。”

“臣以为,可增设卫所,增加屯兵,大开其屯田,以养军用。”

“若行此法,不出三载,河西诸卫皆可自给自足。”

李景隆毕竟经略过西北,还主持过松潘地区的茶马贸易,对于陇山以西的地情地貌还是十分了解的。

在他看来,河西走廊虽然比起汉唐时贫苦恶劣了许多,但也不是不能屯田耕种,最少地图上有卫所的地方,基本都紧邻祁连山上流下的河流。

只要合理利用这些河流,依旧可以开垦田地,并且还是质量仅次于水田的水浇田。

不过想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开垦荒地为水浇田,那就需要足够多的屯田兵。

在不影响战兵数量的情况下,屯田兵只能通过移民的方式来增加。

李景隆对此心知肚明,而朱元璋也更为果决,他目光扫视左右,随后开口道:

“诏令四川承宣布政司,移成都府民户五千前往陕西汉中,又移陕西汉中三千民户编为军户前往陕西行都司。”

“臣,领旨……”六部尚书纷纷作揖,朱元璋继而再开口道:

“礼部派人前往别失八里国,询问其国主近况,若是别失八里有助帖木儿之心,速速回禀。”

“臣领命……”礼部尚书门克新作揖应下。

见此情况,朱元璋也起身离开了金台,旁边的鸿胪寺卿见状唱声:“散朝——”

“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唱礼,随后在朱元璋离去后,先后有条不紊的离开了广场上。

在他们走后,五军都督府的李景隆等人也继而离去。

倒是朱允炆与六部尚书留了下来,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留下了,最少户部尚书郁新转身离去了。

瞧着郁新离去的背影,朱允炆倒是不觉奇怪,只是上前皱眉对暴昭等其余五部尚书开口道:

“这事情,倒是让高煦给料中了,你们以为那别失八里国的国主是否会嫁女给帖木儿?”

“这……”暴昭等人面面相觑,却是说不出个一二。

他们这群人里,哪怕是北方山西人的暴昭,也不曾了解过陇山以西的一些事情。

倒不是他们不想了解,而是即便想要了解,也得听得懂当地官员的话才行。

更何况,甘肃行都司的军户读书都还没几年,基本都没有参加科举,因此他们想了解陇西是十分困难的。

这个时候,众人不免怀念起傅友德和冯胜了。

起码二人对陇山以西十分了解,而且又是当世名将,若是他们在……

“罢了。”朱允炆有些不喜,但还是保持着自己的平静。

他朝暴昭等人作揖,众人也纷纷回礼,而后看着他转身离去。

见他离去,众人也先后离去。

在他们离去的同时,帖木儿扣大明使臣的事情,也通过塘报传遍了各地衙门。

这其中不少人都有些担心蒙古人会卷土重来,但只有始作俑者的朱高煦才最清楚,帖木儿根本没有实力远征大明。

“殿下,您不担心吗?”

八月中旬的吉林城承运殿里,看着面带笑意看完塘报的朱高煦,亦失哈脸上忧虑之色难以掩盖。

“担心?”朱高煦放下塘报,脸上笑容更甚:“与其担心这些,不如担心担心我的稻田什么时候成熟,又能产出实粮几何。”

朱高煦确实不担心帖木儿的事情,因为他记得没错的话,帖木儿当下应该准备同印度西北地区的德里交战。

这场战事会拖住他大半年的时间,随后接着爆发叙利亚战争和安哥拉战争。

等他回过头来,大明靖难之役已经结束,他错过了最好的东征时间。

当然,这是朱高煦这个清楚历史的人才能知道的情报。

如果当下的大明去打探东察合台汗国的消息,那他们就会获得许多让朝野震动的消息。

礼部现在派人前往东察合台汗国,那应该可以打听到其大汗黑的儿火者派其长子沙米·加罕前往撒马儿罕,商谈同帖木儿和亲的消息。

不仅如此,黑的儿火者汗还在两国商谈结束后,将宗室之中的一名公主嫁给帖木儿,并与帖木儿签订盟约。

他不仅将女儿嫁给帖木儿为妻,还口头承诺,日后会为帖木儿的东征活动准备粮饷。

尽管这些消息,都只是黑的儿火者汗为了稳住帖木儿而做出的部分假消息和妥协,但在大明看来,这不就是他们之间结盟的手段吗?

所以,如果朱高煦没有猜错,那等到明年大明得知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结盟的消息,便一定会增加甘肃屯兵,一直到帖木儿和东察合台汗国汗国撕破脸才会撤军。

不过,这两个国家撕破脸皮,得等到三年后的建文元年。

建文元年,这一年的整个世界,可以说是十分热闹……

东察合台汗国的黑的儿火者汗去世,其子继位后率领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撕破脸皮,两国战火再起。

其次,北元的额勒伯克汗为部下所杀,坤帖木儿被立为王。

往东南亚看去,安南国相黎季犛杀其主陈日焜,拥立自己的长子颐为王,不久,黎季犛杀子颐,立幼子寅,因其年幼而诛杀,自立称王。

至于欧洲,朱高煦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英国国王亨利四世将会继位,而英国也会在他即位后不久爆发贵族叛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快穿之普普通通观察员 择日走红 三国:开局逃难到辽东发育十八载 大明第一贪官 卧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 百年修仙,我快死了金手指才来 神豪:国民老公从恋综开始 拒绝青华保研,我肝成了军官 穿在1977 玄幻反派:仙域最强太子爷! 嫡女归来:皇叔,本妃有喜了 火焰:军系男友好暖 合租神医:收留逃婚大小姐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 双修魔尊,我以阴阳证帝位 玄幻:无限吞噬从转生虫族开始 小姨是煞神,六个外甥跪着宠 诡异横行:我在异世敕封神明 开局就当少帅,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 我在另一个世界的那些年 让你卧底,没让你勾搭大嫂! 阴仙 诸天:和无数个我共享天赋 破案:开局融合警犬嗅觉基因 我在东京当练马师 军神出狱 凡人:从魔道开始的天灵根 寡嫂 乡村透视小神农 倒插门 玄学大佬清醒后,六个哥哥都慌了 救命!算的太准,被全球首富盯上了 废土菌子采摘指南 顶不住了!前夫天天把我摁墙上亲 精灵:钓鱼佬的雨天队 天海仙途 面板修仙:咸鱼狂肝秒升仙 性转成美少女也无所谓 女尊:本想开后宫的我,却嫁了一个醋王! 富豪大农民 带着自家菜店,穿到逃荒路上 神医王妃太彪悍,人屠王爷也害怕! 不死帝尊 编符侠 名侦探世界里的巫师 莫名其妙去修仙 穿越之莫问人归处 戏假成真:演瘾君子这么像?查他 偷听奶团心声,全城豪门都在崩人设 葬神棺 娱乐盗墓:扮演闷油瓶,队友杨密 炮灰别躲,宿主要抓住你了 师兄们都是疯批?没关系,我也是 黑欲青春 假千金被退婚后,闪婚首富大佬 即使我能穿梭万界,也要猥琐发育! 都市狂龙医仙 宴总,夫人的白月光也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