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代理人战争(2 / 2)
众人听到这里,心中一紧。
的确!
新太子可从来没有被当做储君培养过,只是皇帝对他或许宠溺。
自从李承乾逼宫失败后,满朝文武在冷静下来以后,才明白皇帝真的没有易储的打算。
不然,为何总给赏赐,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与储君相关的培养?
继承皇位,可不是随便人就可以坐上去的。没有经过相关的培养,上去之后也容易被架空。
最后,不过是权臣当道罢了。
“若是我大唐和周边纷争不断,如何才能够顺利的把皇位传给太子?火器之利,你我皆知,但是想让周边各部畏惧火器之利,必须要打一仗!唯有如此,他们才会意识到我大唐之威更加不可侵犯。”李世民继续道。
“但是,火器虽然厉害,从来没有真正地用于战场,究竟结果如何,是否会发生什么意外,你我谁也无法预料。”
“火器用于战场的第一战,你我这种久经沙场的人,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更好的使用火器。太子对于火器的心得,非我们这群老家伙能够比拟。所以,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就是朕刚他去吐蕃的原因之一!另外,我李世民戎马一生,朕的儿子没见过沙场血腥,朕又如何放心把这大唐交给他?”
“青雀想要像朕一样,做一个马上皇帝,朕就满足他!”
长孙无忌惊讶地道:“陛下,您就不担心万一……那可如何是好?”
言下之意。
李泰若是死在了吐蕃呢?
谁也不能保证他能够全身而退。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道:“若是青雀败了,只能说明他不适合做一个储君,而他曾说过我大唐荣光将照耀万世,不过是自吹自擂罢了。即便是朕保护好他,让他登基为帝,日后这大唐又会走向何方?”
如此。
正印证了帝王无情。
相比较整个大唐江山,一个太子又算得了什么?
再说了,这也是李泰自己积极要求的,其中听起来也十分的有道理。
从历朝历代的立国到覆灭看来,开国之君多武功,中间的帝王多文治,但也容易诞生昏君,最后的亡国之君没有力挽狂澜的本领,只能看着王朝大厦倾覆。
李世民又补充道:“在太子抵达吐蕃之前,朕另有安排。当年,吐谷浑被吐蕃趁机吞并,我大唐为了休养生息,并没有理会想必,吐谷浑兄必然有人不甘心。我大唐军中的兵器都要重新配备,淘汰的兵器吐蕃一个人可吃不下,不如卖去吐谷浑一部分吧。”
众人皆惊。
没想到,皇帝为了保证太子的安危,早有打算。
大唐暗中支持吐谷浑,吐蕃必然自顾不暇。吐蕃虽然这几年趁势崛起,但是也不敢公然挑战大唐和吐谷浑。
由此,他们怎么敢动李泰分毫?
一旦大唐和吐谷浑联手,吐蕃又失去了论相禄东赞,只怕会成为下一个突厥或者高昌。
和亲在即,吐蕃赞普应该会作出最明智的选择。
李世民见众人似乎放心了,又道:“其实,这是太子殿下提出来了,这也是早年我们遏制突厥之策。不过,太子取了一个名字——代理人战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