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讨帝檄文(1 / 2)
自己可是兢兢业业,从来没有克扣过任何官员的钱啊。
李晋淡淡一笑,“朕只是这么一说而已,朕相信你是不会以权谋私的。”
“谢陛下信任。”
和珅赶忙谢恩。
“陛下,内阁这里还有一本奏折,乃是河间郡王李孝恭奏上,言在端州有一反贼,恣意妄为,写下讨帝檄文,竟号召到了十八万逆贼兴师叛乱。
被河间郡王领兵镇杀叛军六万余人,该反贼已被活捉,不日押解进京,然而这篇檄文广传天下,影响甚大,河间郡王叩请陛下早做决断,以安天下!”
这时候,杜如晦站出来道。
这是昨晚连夜送来的六百里加急。
杜如晦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恭敬的捧起。
“你刚刚说是讨伐朕的檄文?”李晋似乎是没有听明白。
按照历史来说,大唐好像只有未来骆宾王写下了一篇讨武曌檄这篇檄文广传天下才对吧?
“是的,上面谋逆之词颇多,内阁大臣商议,此贼当诛九族!以震帝威!”杜如晦回答道。
李晋倒是来了兴趣,“把那什么檄文读给朕听听,朕看看此人文笔怎么样,文笔若可便留他一命,入宫做太监吧,文笔不行的话,诛他九族。”
一听这话,杜如晦赶忙跪下。
“臣不敢。”
杜如晦仅仅是看着上面的这些词,杜如晦都感觉冷汗直流,更别说读出来了。
“朕恕你无罪,读吧。”李晋摆了摆手。
“是。”
杜如晦都不敢站起来读。???.BiQuPai.
“朕倒要看看,能把朕写成什么样,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竟然还写檄文讨伐朕。”李晋觉得写这檄文的人跟个傻逼似的。
朝廷做的任何决策,影响到你了吗?
朝廷做事,看的是天下,顾的是大局。
你要是能理解朝廷的决策,那你少说不也得是个当朝尚书?
既然理解不了,就老老实实过你的日子,服从朝廷的决策和安排就行了。
还煽动百姓造反,竟然还聚集起了人。
李晋越来越觉得教育普及速度得加快了,要不然被谁随便煽动就是一个乱子,那还得了?
别到时候又有百姓喊上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当此朝皇帝者,庶子出身,身份卑贱,逼宫承乾太子之位,反为自己之果,于江山飘摇之际,起兵谋反,逼帝退位。
孕生于烟花之地,长养深宫之中,急功近利,擅养私兵,挖空心思以营营,贪婪成性,窥测帝位,强占贞观之江山。
行如饿兽,残暴令人发指,心似沙砾,吝啬让人窒息,为权不择手段,焚圣书坑儒家。
当今皇帝,以暴制暴横行无忌,内阁大臣,搬弄是非颠倒黑白,肩无担当,废圣人言祸天下。
胸无抱负,起征伐,而乱江山,世人皆骂,昏君无道,大唐将亡,社稷将倾,吾观望之,名副其实,名逊其实,过犹不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