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论世家的处理办法(1 / 2)
李晋不在乎别人怎么想的,也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而且不喜欢宫中这些规矩束缚自己。
李晋是个很讲道理的人,能不动手就绝不动手。
因为李晋的真理只在火炮射程之内,反正随心所欲。
幼帝本该是傀儡,可偏偏掌控了实权,还有将大唐江山推倒重来的魄力。
百姓流离失所,天下战火纷飞。
天下大乱,甚至有人自立为王,有人起兵打着清君侧的口号造反。
然而,在李晋的心中,似乎大唐江山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每一代盛世降临,都会有数之不尽的百姓成为牺牲品。
这些不是任何人可以左右的。
李晋能做到的唯有尽快收拾山河,重整河山,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百姓死伤,让天下百姓真正的在朝廷治下可以过上好日子。
李晋自己就是普通百姓出身,自然知道普通百姓要的是什么。
不是那些专家的高谈阔论,不是官府的官样文章,而是吃饱饭,家有点存款,无负债,父母尚在,子女安康,仅此而已。
想想李晋没穿越前的时代,医院把病人整穷,股市把散人整疯,网络把孩子整懵,金钱把关系整松。
唉。BIqupai.
宫中。
李晋昨晚留宿立政殿,今天却未上朝,百官得到消息,纷纷不解。
李晋平时也是住在立政殿居多,可从未突然不上朝。
难不成是因为华妃有孕?
可是未曾有消息传出来啊?
嗯……不行不行,得去太医院打听打听才行。
文武百官许多都是闲着无聊收集八卦,真正办事儿的就只有那么几个人而已。
其他人都挺闲的。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一晃就是半个月了。
炎炎夏日,烈日当空,已经有快一个月未曾降雨了。
今天,李晋又是平平无奇开会的一天。
上书房内,李晋坐在主位,长孙无忌几人坐在左右两边。
自古以来,朝廷开会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
人多的会议不重要。
重要的会议人不多。
所以往往在太极殿上朝,说的事情都不是特别大的事情。
而在上书房开小会,一般都是很大的事情了。
李晋拿着一份奏折。
“你们应该也都看了,四大世家将大唐各地世家名单已然汇总,列出了归顺朝廷和反抗朝廷的,世家不出,大唐不兴!
这八个字朕很早就说过了,大唐天下,皇权为尊,朕不允许任何势力可以与皇权平起平坐,甚至是越过皇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