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张越授书(1 / 2)
匈奴右大将见汉军弓骑撤退,思忖一番后,也下达了退兵的命令。
随着两人命令的下达,两军很快就脱离了接触。
「让张湛回来吧!」
张越向冯奉世轻声道。
「诺」
冯奉世答应一声,立即向传令兵下达了命令。
于此同时虚闾权渠单于也向右大将下达了回营的命令。
张湛原本还想重整队形与匈奴再战一番。
听到代表退兵回营的鸣金之声,「呸」了一声,不甘心的缓缓向大营退去。.
匈奴右大将同样不甘的命令士兵回营。
回到营地的右大将,立即被一众匈奴将领围了起来。
匈奴士兵们也不断的向右大将送去欢呼之声。
匈奴人在与汉军的交锋中已经太久没有获得胜利了,此时此刻右大将在匈奴人眼中就是强胡的英雄。
虚闾权渠单于同样非常满意,从刚刚这一战让他看到了强胡战胜汉军的一丝希望。
过这一战他也真正认可了右大当户的计划。
强胡必须改革,成为一个如同大汉一样的中央集权国家才有战胜大汉的希望。
匈奴单于庭如今仍然拥有超过百万人口,加上仆从的部落和奴隶,匈奴帝国的人口仍然超过三百万。
若是真的能够真正整合起来,那么匈奴当可拥有超过十五万的常备骑兵。
虽然与大汉七十万常备军相比看起来差距颇大。
但大汉需要守备的地方太多,而且大部分为材官,真正能与匈奴作战的亦不过十五万骑左右。
心情愉悦的虚闾权渠单于亲自迎接回营的右大将。
「仆等拜见大单于!」
右大将见虚闾权渠单于竟然亲自来迎接自己,连忙滚鞍下马,匍匐在虚闾权渠单于脚下。
虚闾权渠单于哈哈一笑,上前把右大将拉了起来,并给了右大将一个有力的拥抱。
「右大将乃我强胡柱石,是我强胡的英雄,怎能与人下跪……」
「此战右大将功不可没……汝有什么想要的只管道来……」
右大将面上露出激动之色道:「此战仆不过是恰逢其会……皆是大单于之功,若非有大单于所练新军……仆亦无法与汉军对战……」
虚闾权渠单于摆了摆手,「右大将过谦了……有兵无将亦不可胜……」
「右大将功莫大焉,赏美女十名,奴隶百人,铠甲一副……」
「参战勇士每人赏酒一杯,肉五斤……」
最后虚闾权渠单于还是当场给予了右大将和参加士兵赏赐!
「多谢大单于!」
……
另一边,张湛回营后心中却是懊恼不已。
张越见状笑道:「怎么这么点挫折就受不了了?」
张湛心也不甘道:「君侯,这一战实在是憋屈……」
张越笑道:「匈奴右大将可以算是单于庭仅存的名将了,能与其打成平手,尔又有何不满意的?」
张湛欲言又止,最后尽化为一声叹息。
张越一下子就猜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汝可是认为、赵广汉、赵充国、路博德、耿侯、郭侯……都击败过右大将是以感觉不服气!」
张湛虽然没有回答,但看他的表情就已经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了。
张越拍了拍他的肩膀,「赵广汉他们如今亦是闻名诸国的名将……汝欲与他们一争高下倒也无妨,不过当要先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行!」
张湛闻言询问道:「君侯某该如何做才好!」
张越这时对身旁的侍卫道:「去把某的书取来!」
「诺!」
侍卫接令之后,迅速从一旁取来了一本书。
张越接过后,先是随意翻动了一番,随即递给张湛。
张湛定睛一看,竟然是传说中的《孙子兵法》。
张湛的心一下子激动起来,他没有想到张越竟然会把这么珍贵的东西赠送给自己。
「君侯!」
张湛激动的唤了一声,眼角已然泛起了泪花。
张越笑骂道:「一个大丈夫竟然流泪像什么话……」
「以后有空多读读书,这《孙子兵法》全书十三篇,共计六千零七十五个字,可谓篇篇经典字字珠玑,多读读对汝有好处的!」
张湛答应一声道:「君侯放心,仆一定不负所望,有空一定多读!」
张湛一边说着话,一边爱不释手的翻看着手中的《孙子兵法》。
冯奉世、张允等人在一旁都露出羡慕的眼神。
他们恨不得把张湛手中的《孙子兵法》抢过来据为己有。
张湛发现两人的目光,嘿嘿一笑立即把书收进怀中。
随后对两人道:「以后这书就是某家的传家之宝了!」
张越见状哈哈一笑道:「汝二人若是能立下大功,这《孙子兵法》亦可予汝……」
冯奉世与张允两人闻言皆是眼睛一亮,心中已经在思考着如何才能立下大功。
几人正说着话,这时却见杨友急匆匆的打马从营地外奔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