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社稷为贵(2 / 2)
「这是长安何时送来的?」
傅介子道,「此乃半月前送到的。」
蔡汀则道:「某的乃是七日前送来的!」
张越点了点叹息一声,「公等以为皇帝到底欲行何事?」
傅介子迟疑片刻道:「君侯某怀疑这诏书并非皇帝所书!」
蔡汀此时也道:「某亦如此认为,算算时日诏书送出当在长安变乱之后……」
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神器,App】
「皇帝年纪虽幼,却并非愚笨之辈……此时夺君侯之权百害而无一利。」
张越闻言在心中默默感叹,他对两人的选择确实非常感激。
两人对皇帝的评价他也大体赞同,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确定这两份诏书应当就是出自皇帝之手。
首先想要伪造皇帝的诏书难度非常的大。
其次正是因为此密诏出自长安变乱之后才更加可信。
正是因为变乱的发生,皇帝这才会如此急切的想要掌握一支强大的军队。
如今大汉帝国看似面积广大,常备军多达数十万,但真正的精锐之军不过就四支而已。
一支自然是属于长安的北军,这支军队理论上属于皇帝,但此时实际上已经被霍光完全掌控。
第二支则是河西军,河西军在先皇帝是原本是大汉的骑兵主力,归属贰师将军李广利统帅。
先皇帝去世之后,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防止生变,因此这支军队被一分为三。???.biQuPai.
河西军分得的就是最大的一块,如今仍然拥有八万步骑。对朝堂的影响自然也不小。
不过如今的河西节度使乃是卫霍一系的铁杆路博德。
皇帝若是欲获得军队,河西军却不是什么好选择,因为动了河西将刺激到霍光。
此时皇帝显然还不敢在明面上与霍光争。
至于第三支军队则是朔方军,朔方军如今亦多达七万,朔方节度使乃是原贰师系的赵充国。
赵充国虽然一向忠于王事,但其举主却是上官父子。
皇帝心中对此恐怕也对赵充国抱有怀疑的态度。
至于辽东节度使麾下的辽东军,一来兵力不多,二来又距离长安太过遥远,皇帝显然暂时还看不上。
如此能够影响朝堂又缺乏根基的西域军就是皇帝最后,也是最好的选择。
若是能够把西域控制在手中,皇帝就有了与霍光抗衡的实力。
傅介子与蔡汀两人还在为皇帝开脱而劝说张越之时。
张越却是默默起身,他取过皇帝的密诏,正当傅介子与蔡汀以为张越会打开查看之时。
张越却走到了火炉旁,随后直接把密诏丢入了火炉中。
看着火炉中熊熊燃烧的密诏张越脸上露出了笑容。
傅介子此时却是担心的看向了张越。
他向前一步道:「君侯还请三思而后行啊!」
张越的行动让他误以为张越已经下定决心要谋反了。
张越闻言却是笑着摇了摇头,「傅公多虑了,某不会行造反之事的……」
张越这时脸上露出怀念之色,随后半真半假的道:
「先皇帝对越有知遇之恩,越即使是死也难报答万一……二十多年前越就发过誓,越这一生就为大汉而活……这一世但为大汉尽忠……」
说到「大汉」之时,张越不自觉的加重了语气。
蔡汀闻言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一点。
他若有所思的望向张越,这「大汉」与皇帝可并不等同啊。
就在这时张越也冲他露出了微笑……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