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平阳郡来的孩子(1 / 2)
第二日。
孺子善堂中,刚来的那群孩子正瑟缩着站在院子里。孩子们都十分干瘦,眼睛分外的大。
连姝卿望着他们忍不住皱眉,“这群孩子都是京都周边人家的吗?”
他们看上去实在太瘦了,浑身都是脏兮兮的,不像是四处流浪,更像是一群跋山涉水而来的难民的孩子。
何晓胜和段鸿辉点头,“我们还能从外地给你们找来这些孩子不成?”
赵琳蹲到一个瘦小的小女孩面前问道,“小孩,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今年几岁了?”
面前的小女孩看上去不过五岁的样子。
小女孩有些害怕地望着赵琳。
“我叫招娣,是安西县人,今年八岁。”
赵琳随即又温和地问道,“那你怎么来京都啦?”
安西县隶属于平阳郡,离京都至少有三百里的路程,一个小孩根本走不过来。
“我是和爹娘一起过来的,爹娘说家里活不下去了,就带着我们来京都讨生活。”
“你爹娘还在?”既然双亲尚在,为何要把自己的小孩丢掉?
“大姐姐,别不要我,我吃的很少的,而且我可以帮你们干很多活。”小女孩哭着拽着赵琳的衣袖。
她是被自家父母送进来的,家中养不了多余的孩子了,她娘见到这家善堂愿意收留小孩,又不忍心把她给卖掉,便把她送了过来。
何晓胜和段鸿辉闻言哈哈大笑,“赵琅,小孩喊你大姐姐呢?”
赵琳瞪了一眼他们两个,随即温和地对着小女孩说道,“我们不会不要你,但是纠正一下,你得喊我大哥哥,懂了吗?”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把这些小孩的情况统计一下吧!”赵琳起身,对着身后的四人说道。
“我来吧!”这里的孩子大都胆怯,让男的来挨个问的话,可能会让他们更加紧张,所以连姝卿就接下了这个任务。
在赵琳给连姝卿四处找桌椅的时候,太叔墨给她搬来了一张桌子和一张凳子。
连姝卿有些意外地看着他,在她印象里,太叔墨其实话不太多,唯一话多一些的时候便是和赵琳争辩的时候,没想到他还有这样积极的时候。
六十八个小孩,很快便把他们姓名、性别、籍贯、年龄等情况统计清楚了。
这里面真正的京都人士不过六个人,不到四分之一,有一半是周边城镇流浪来的,另外一半则是来自平阳郡。
五个人拿着这份名册,何晓胜忍不住说出了众人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平阳郡来的人这么多?”
在京都附近的人他们还能理解,但是平阳郡的人要想来京都的话,至少需要花费一周的时间,他们为什么不远千里来这里,来了之后又要把小孩丢弃呢?
这些孩子的家庭按他们所说都是普通人家。
赵琳很不理解,古往今来会带着妻儿背井离乡,大概率是在原有的地方活不下去了才会出此下策。
但是京都已经很久未收到过平阳郡的求助消息,最近的一次还是五年前平阳郡大旱,户部拨了大量的银子和粮草前去赈灾,灾情也很快就平息了,为什么现在还会有大量的平阳郡人离开那里。
“是不是平阳郡有灾情,但是郡守还未来得及上报给朝廷。”段鸿辉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这是最为可能的情况。
“可是这些小孩并不都是最近才来的。”太叔墨推翻了这一猜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