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青花人物故事花觚(2 / 2)
怎么说呢,味道还不错,但对南方人来说,口味偏重了些,当成个菜还是不错的……
一夜无话。
翌日。
秦立起来后,在街道上找了个地摊,吃了十根油条,喝了三碗豆腐脑。
吃饱喝足后,便打车去了小井峪古玩市场。
小井峪古玩市场和开化寺古玩市场一样,每周六日都会开放市场,方便那些散户来此摆摊设点,经营时间和开化寺古玩市场的规则一样,上午八点到十一点半,也是一上午的时间。
秦立赶到的时候,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不但有摆摊卖古玩的,还有卖鲜肉蔬菜的,甚至卖衣服的、卖宠物的都有,这完全就是将古玩市场和早市打通了。
不过没混在一起,早市在古玩市场的后面了,巷子直达。
秦立是吃过早饭过来的,就没往早市那边去,逐个摊位查看。
结果在看到第十三个摊位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一件不错的好货,是一件拥有着而二层台底足的花觚。
而二层台底足,是康熙早期的标志性形制。
却见此花觚高约近半米,口径在21厘米左右,造型古朴,端庄大方,线条变化十分丰富,釉面光滑润泽,青花纹饰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人物故事图、山石花草图和蕉叶纹。
人物神态生动,花草形态栩栩如生,整体装饰画面构图精巧,纹饰布局层次分明。
此种造型的花觚,最早出现于明崇祯时期,是明末清初非常常见的摆设用瓷,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大量生产过。
当时哪怕是穷人家,有孩子结婚的时候,一般都会买上这么一对花觚,用以陈设,跟后面流行的将军罐是同类产品。
秦立着重看了下青料,青花发色淡雅,蓝中见灰,与当时民窑所使用的石子青特征很相似,但又有不同,且色调颇具沉静感,这也是石子青达不到的效果。
然后,秦立又用手将花觚往旁边歪了下,看了眼底足。
底足有施白釉,但无款。
看到这里,秦立心里大概已经有了底,将花觚摆正,问摊老板:“老板,这件花觚怎么个说法?”
摊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身上裹着一件军绿色的呢绒风衣,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洗了,风衣上有不少油渍。
因为早上的气温很冷,摊老板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的,缩着脖子,袖手问道:“能看的上吗?”
秦立笑道:“只要价格合适就能看的上。”
摊老板也不行乎,直接说道:“今儿还没开张呢,您要是真想要,我给你个优惠价,就当帮我开张了。”
他伸出一个巴掌,“这个数!”
他说的是五万块。
很显然,他将此款花觚当成民窑精品了。
同类产品,普通民窑陈设瓷,价值基本在五千到一万了。
民窑精品瓷,价值一般在两万到十万之间了。
他说五万块,这个价格绝对没往高要,但也不低,算是中档价。
秦立皱眉摇头:“青花发色不太好,这个价有些高了。”
心中却顿喜,妈的,时来运转,今儿老子总算能捡漏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