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奇妙的国舅爷(2 / 2)
你吃错了什么药?放着好好的武德使不做,却想当宣徽使。宣徽使尊崇无比,是你这种没有品味没有格调的屌丝当的吗?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个什么德行,有神经病吧?史弘肇最是讨厌这个整天东游西荡、无所事事都外戚,当场就火力全开,一顿怒怼。
李业见他一点面子不给,当时就不乐意了。王峻是个什么东西,他能当宣徽使,我怎么就不能?我好歹也是太后的弟弟,皇帝的舅舅,堂堂国舅爷,身份地位还不如他吗?你不要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王峻不是东西,是个人。他能当上宣徽北院使,凭的是河中城之战军功,是刀疤剑痕换来的。你有什么,除了是国舅爷,什么都不是。没有外戚的这层身份加持,路边的牛粪都比你香。
受了奇耻大辱的李业找到李太后告状,李太后明白事理,没有责怪史弘肇,反而教育这个不成器不长进的小弟弟。
你现在是武德使,先好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总是好高骛远,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身为国舅爷,要注重修养,要仪态端正,坐有坐样,站有站样,不要总是翘着个二郎腿抖啊抖的。要时时刻刻记住自己外戚的身份,谨言慎行,不要给我和皇帝丢脸。史弘肇没有对你竖中指,已经是很客气的了,以后不要找他麻烦。
李业没有告倒史弘肇,还受了一次教育,大失所望的离开了慈宁宫。
苏逢吉在最合适的时间,最恰当的地点出现了。
哎呀呀,这不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国舅爷吗?怎么板着个脸,是谁招惹你了?是不是史弘肇那个小没良心的?听说他啪啪啪,狠狠的打你的脸。打得疼不疼?到我家里去,我给你敷药。苏逢吉阴阳怪气,罗里吧嗦,说了一大堆。
到了苏逢吉的地盘,好烟好酒,盛情款待。两人推杯换盏,酒酣耳热,异口同声讨伐史弘肇。说到激动处,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他。两人最终达成一致共识,一是朝廷里出了奸臣,史弘肇、杨邠、王章这伙人同流合污,狼狈为奸,就是本朝的奸臣。身为国舅爷和宰相,负有拯救银河系的光荣使命,一定要铲除这股黑恶势力。二是李业精明能干,当宣徽使都屈才了,就当枢密使都绰绰有余。
此后李业经常出入宫门,给外甥皇帝洗脑。其实武官集团一伙把持朝政,刘承祐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根本就不需要李业洗脑。只是太年轻,又没有十分可靠的帮手,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收回皇权,所以一直忍辱负重,虚与委蛇,其实心中恨不得把他们碎尸万段。
刘承祐想立耿夫人为皇后,于是和文武百官们商量。
我不同意,现在的皇后端庄大方,母仪天下,公认的好皇后。再看看那个耿夫人,说话嗲声嗲气,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一看就是狐狸精转世。这种女人是红颜祸水,陛下要远离她。毫不例外,又是史弘肇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你有没有搞错,立皇后是我自己的家事,什么时候轮到你指手画脚。我只不过是在通知你们,我要换皇后,不是在征求你们的意见。什么事都替我做主,你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刘承祐不服,大声反驳。
你读过书没有,究竟是什么文化水平?知不知道天子没有私事,所有事情都是国事,包括废立皇后。哼哼,只要是国事,我们这些人就有权力过问。
刘承祐再也无力反驳,顿时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为了讨美人欢心,不得不把皇帝的自尊和脸面扔在地上,恳请文武百官们。殊不知这次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竟然枪口一致对外,都反对刘承祐废立皇后。苏逢吉这个老滑头虽然不像史弘肇那样强硬,但是态度暧昧,闪烁其词,看样子也不赞成改立耿夫人为皇后。
天下所有人都反对刘承祐,他远去的背影是那么的孤独寂寞,似乎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