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最后宁静(1 / 2)
没准跟大明百姓的基本道德素养比,也不会相差多少。
而且汤和都这一把年纪了,甚至为了拿到想要的装饿死鬼,还真是豁的出去。
肃然起敬,肃然起敬。
这么一会儿闲聊的功夫,汤和就把事情都讲的七七八八,陈楚也了解许多。
朱元璋也把陈楚编的教材看了个够。
陈楚料到他来了肯定会看自己的东西,所以往里面加了不少说好处的话,这样一来,朱元璋便对拼音,简体字有了更多的了解。
学简体字不是对老祖宗的蔑视,而是对圣人的传承,是值得推广的。
“你早就料到咱会看了吧?”书里写的指向性那么明显,朱元璋是瞎子,是傻子才会看不出来。
这不明摆着就是想让他推广简体字跟拼音吗,看来这一年的历练,这小子的胆子也大了不少。
陈楚闻言,只能用淡淡的笑容来掩饰尴尬的心理,“陛下觉得如何?”
“既然是利大于弊,那便推广,就拿中都来试验。”朱元璋说道。
“那行。”陈楚点了点头,他就怕自己错估了朱元璋的接受能力。
好在这位皇帝大是大非还是能拎得清的。
这时候朱元璋站了起来,汤和跟陈楚见状也跟随着起来。
“跟咱去看看从新大陆带来的东西。”朱元璋说道,然后率先走出去。
陈楚知道这是准备让自己验验货,汤和也在他身边小声告诉说:“都尉,都是按照当时的说法拿的,应该是没问题的。”
陈楚点了点头。
他们来到都尉府的库房,内侍把几个东西都摆了出来。
陈楚站在前面,他都不用细看就知道没问题,不过朱元璋他们在呢,起码面上要做做样子,不然肯定会显得极其敷衍,惹朱元璋不悦。
汤和站在后面,面上淡定但其实内心忐忑紧张。
这可是耗时近两年,历经千辛万苦,饱经风霜才成功带回的。
只见陈楚挨个拿去玉米,地瓜等等东西放在眼前,摸摸,用鼻子嗅嗅,然后才对朱元璋说:“陛下,无论是色泽还是形状大小,都与我说的没有区别。”
言下之意,就是成功了。
汤和松了口气,朱元璋则说道:“汤和说那边的人都是一律清水温煮。”
“这也算是一方美食,你既然了解这些,有没有关于这个的炒菜方法?”
陈楚虽然不是厨子,但他关于厨子的知识也不少了。
而且没见过猪跑,他也真的吃过猪肉。
按照现在大明的生活质量,虽然美食方面已经不错,但就是把这玉米棒子随便烤烤,也依旧能成为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了。
“那拿玉米棒子来说,简单拿火烘烤,那绽开的味道就十分可口。若是用炒的方式,还可以把玉米的粒都推下来,然后加蘑菇和青红辣椒小火去炒。”
说着,他拿去两个生玉米,互相助力推了起来。
众人都被他这新奇的做法给吸引了,所以虽然陈楚的动作有些生疏,但并不影响他们觉得惊奇。
“单拿玉米来说,既可以用来当作上贡给皇室的贡品,也可以推广于民间,大量种植,成功了甚至可以缓解人口饥饿的问题。”
历史上被传入的玉米晚了现在一百来年,那时候的玉米是真的先作为贡品的,叫“御麦”。
后来即使传入民间,虽然可以食用,但也因为没有好的炒菜方式,变成了供人们观赏的观赏作物。
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称:
“可煠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米甘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