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被改写的历史(1 / 2)
朱元璋也没有异议,点着头,他们一行人即刻就出发了。
陈楚按着由远及近的顺序,先带着他们看了张知贵以及养马家里的情况。
看着这些马匹被养的极好,他们着实震惊,连带着朱元璋都没怎么让张知贵他们行礼。
他上前抚摸了着精壮马,又问陈楚:“你这能量产不?”
“陛下,若是按照我的方法,用心去养,不说量产,但也能做到形似量产了。”陈楚的话也很明了。
毕竟他方法给了,但因为不能给百姓太过负担,所以这养马的结果不是强制的,所以完全看一个马主人上不上心。
朱元璋自然了解过俵马制度的规矩,他觉得有些矛盾,因为他又想百姓们都好好养,又不想给百姓们太多负担。
最终一切想法都化为一声叹气。
朱棣见状安慰:“父皇不必叹气,虽然没有惩罚,但中都的百姓过着富裕生活,还是会好好养马的。”
“这样精壮的马,平日吃的草都是什么?精心配制的?”朱元璋又问道。
他是知道陈楚特意搞了很多注意事项的,但是没有特别看过。
主要朱元璋也没有功夫去看。
虽然问的都是注意事项上的问题,但陈楚总不能说让皇帝朱元璋自己去看。
他不想活了才这么说。
然后耐心的给汤和,马皇后他们解答各种疑惑。
诸如马是如何养的等等等等各种注意事项上都有的问题。
朱樉提醒朱元璋他们去看陈楚包的山上养的家禽。
“好马。”临走时,朱元璋最后又夸了一句。
后面唯唯诺诺的张知贵心里顿时笑开了花,这一句话若是被传开了,他都不敢想象自己以后的生活有多不一样,毕竟他养的马可是被当今圣上夸了的。
关于包山养殖,陈楚选了最典型的一座,这一座山也是挨着淮河南岸的,所以比较便捷。
陈楚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款款而谈,讲着家禽散养的好处。
“陛下,我之所以特意包山散养家禽,是因为知道这其中最少有四大好处。”
朱元璋明显来了不少兴趣。
“古人云,穷不离畜,富不离书,散养四大好处,一是积肥,二是理财,三是不浪费,四是能够改善生活。”
“用猪粪种出来的农作物,营养丰富、味道甘甜,充满大自然的原味,人立足于天地,根植于大自然,脱离不了空气及五谷杂粮。”
“农作物亦然,其生长脱离不了空气和基础肥料,而且年底猪出栏了卖到钱,就相当于把本息全部取出来,除此之外,还能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猪肉,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质量……然后还有”陈楚正说着,下一步就差点被横冲直撞奔来的猪袭击。
他急忙闪开,还是毛骧眼疾手快,职业素养高稳住了那头憨猪。
这一副场景,都让众人笑出了声。
朱元璋也不例外,他笑得轻松,问道:“陈楚,你这又算怎么回事?”
陈楚只能尴尬的说:“这也是小概率事件。”
他以前来视察都挺幸运的,猪和其他牲畜都蛮乖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