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江戶皇室(2 / 2)
可是后醍醐天皇在掌握大权之后,为了避免下一个镰仓幕府出现,因而推行了损害武士阶层的“建武新政”,此举立即引起全日本武士的普遍不满,大批武士于是聚集到了足利尊氏麾下一起对付后醍醐天皇。
足利尊氏在各地武士的拥护下,很快的便攻入京都,逼使后醍醐天皇退位,并拥立新天皇登基,足利尊氏则被新天皇封为征夷大将军,从此日本走进了下一个幕府时期,室町幕府。
退位后的后醍醐天皇,逃离京都后又再次自行登基,于是出现一南一北两个天皇并立的南北朝时代。
在南北朝对立的几十年里,室町幕府一方面对后醍醐天皇所在的南朝进行军事征讨,另一方面又对光明天皇所在的北朝进行重新的势力分配,大幅削弱了天皇朝廷的实力,最后室町幕府控制的北朝成功吞并了南朝,北朝天皇在统一后依靠室町幕府的支持,成為唯一的天皇,而这个皇室也从那个时候一直延续到现在。
此后,虽然日本皇室还能保有一定的领地与独立财政,却已经再也没有能力发动“御谋反”,后来这些领地又大部分被各地武士给抢了过去,弄到曾经有过一段时期,日本皇室陷入吃了这顿,却不知下一顿在哪的困境,甚至要靠宫中女官卖淫才能糊口。
直到织田信长的出现,送给天皇大量的财物,才让天皇重新拾回尊严,无须再依靠宫女卖身度日,但是却不再允许天皇拥有自己的领地,更禁止天皇拥有自己的军队;到了后来的丰臣秀吉,进一步的将整个朝廷的饭碗都握在武士政权手中,天皇从此彻底失去了经济独立性。
压垮天皇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德川家康将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对日本天皇的做法予以制度化,从此天皇和公卿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由江户幕府每年给予的十万石粮食,而天皇的其他经济来源則都被江户幕府切断,天皇的言行也要受到江户幕府《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的限制,算是徹底消灭了天皇“御谋反”的可能性。
所谓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就是用来规范天皇、公卿、亲王、门迹等皇室朝廷的法律基础,这个法律对皇室朝廷的独立行动与其他事务予以严格约束,并明确规范皇室朝廷与幕府武家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后来宫内厅用来管理日本皇室的根据,以及为甚么宫内厅虽然负责皇室的大小事务,形式上却受内阁管辖的原因。
从这一路的脉络走来,可以看出日本皇室与各幕府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幕府对天皇的立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毕竟天皇在民间的地位牢不可破,只有牢牢控制住天皇,才能拥有号令天下的本钱,所以幕府对天皇的一切怀柔都有其私心算计。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至于大权旁落的天皇,不管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的身分注定就是悲剧,尤其为了生存必须仰人鼻息,因而接受幕府的财物资助与武力保护,从此只能毫无选择的接受来自幕府的节制,沦为提线木偶的命运。
明治维新之后,尽管幕府的政治体制不再,迎来了西方的君主立宪与内阁体制,但是对天皇来说一切并没有甚么不同,内阁体制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地方势力割据。
由个别地区票选出来的议员,就像分封各地的武士,而多数党的**,更像是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征夷大将军,再加上永远一成不变的弱势王室,今天的日本政坛,其实与幕府时代的战国时期并没有甚么不同。
如今的这座皇室,除了家族的八卦诽闻或是总被鞭尸检讨的皇室存废,根本没有人在乎这座江户城里到底发生了甚么,就连一般百姓都能随意发表意见的时政批评,对皇室成员来说,竟是连一个字都不能自由抒发的禁忌,更别说还有一个像是班主任般的宫内厅,随时随地在盯着皇室每个人的一举一动。
压抑如此之久的的日本皇室,很难想象如果有朝一日当他再度掌握权力,将会如何宣泄这数百年来的怨气,这也是当年休斯顿将军找上天皇合作的背景原因。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