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跟我到房间来(1 / 2)
接下来的一切就变得非常的顺利,韩涛、韩冲在荀彧和荀攸的引领下,分别拜见了钟氏、陈氏两族的族长。
有了荀氏的牵头,加上曹操的书信,以及未来可观的收益,让这两个家族也接受了韩涛的计划,同意出钱出粮来帮助韩涛。
韩涛十分高兴,马上返回荀氏的驻地,准备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刘关张三兄弟。
当韩涛等人回到荀氏驻地的时候,却发现庄园内的庄客在荀悦的带领下,已经在装车粮食,刘关张和李固带领着官兵也在帮忙。
“子真,按照昨晚的约定,我们荀氏已经备好了我们一万石粮草,你们返回长社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押送回去了。”
“随后,我们还会再有粮草和银钱直接送往山阳。”荀悦看到韩涛等人回来,主动上前对韩涛说着。
荀氏家族办事效率如此之快,让韩涛大为感动,连声向着荀悦道谢:“荀先生办事如此神速,真是让韩涛不胜感激。”
至此,韩涛的心里才踏实了下来,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那些俘虏的性命总算保住了,而且自己将来也可以拥有源源不断的财富,这些都是荀氏家族积极配合的结果。
韩涛马上写好了一封书信,让李顾手下的兵士骑快马返回长社,先向朱儁和皇甫嵩汇报,确保那些俘虏的性命。
韩涛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等陈氏和钟氏,荀氏的粮草准备速度之快,相信那两个家族也必定不甘落后,很快也就准备好,到时候可以一起带回长社。
韩涛猜测的没错,只用了不到半天时间,陈氏、钟氏也派人来告知韩涛,各自都已经备好了一万石粮食,可以让韩涛带回。
此时,韩涛才真正的意识到了,什么叫名门望族。
韩氏家族虽然在山阳可以算得上首富,但和这些有着百年以上的豪门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等到一切都安好,准备离开之前,韩涛单独找了荀彧,想要对他进行劝说,争取能让他加入自己的队伍,毕竟这可是顶尖的人才,他实在是不愿错过。
“文若兄,如今天下大乱,蛾贼肆虐,有志之士纷纷奋起抗争,助朝廷剿灭叛乱。你可愿加入我军,一起相助官军清除反叛?”韩涛开门见山地向荀彧做出邀请。
荀彧短暂迟疑后,却轻轻叹了一口气,然后摇头回绝:“子真一番好意,我心领了。只是如今朝政腐败,宦官外戚当道,此时入仕绝非明智之举。”
“荀彧实在不愿与这等人为伍,只求效仿我的叔父,隐居乡间,每日吟诗作赋,与世无争,倒也逍遥快活。”
听到荀彧拒绝自己,韩涛的心里微有些失望。他知道荀彧说朝政腐败,不过是个借口,核心的原因,还是因为现在的自己,配不上对方名门望族的身份。
自己虽然是穿越而来,却只落入了寒门,纵然知道此时入仕艰险重重,可为了生存,也只能坚持下去。
但现在毕竟还是白身的义军,荀彧不愿在此时跟随,也是合情合理。
“文若兄不甘堕落,高风亮节,令韩涛十分钦佩。既然暂时无缘,自然不能强求。”韩涛十分遗憾地回应道。
荀彧看出韩涛的失落,赶忙安慰道:“子真乃当世大贤,定可成就一番伟业,届时自有名人志士跟随效命,无需心急。此次你为拯救那些战俘奔走出力,甚是辛苦。更给我荀氏送来巨额利益,我等自当厚报。”
“我叔父与各大家族商议后,决定多赠予子真一成的股份,也就是以后子真一家可独占三成收益。”
韩涛听到荀彧这句话,却微微一愣,韩氏能够凭借铸刀和造防刺服的技术,以及日后的管理占两成利润,他已经非常知足。但颍川各族竟然还要再送一成红利给自己,这份人情实在是太大了。
韩涛赶忙就要推辞:“颍川各族出钱出力,我已经非常感激,哪里还敢再贪这一成利润?”
“荀彧知子真非贪财之人,但日后恐用钱地方极多,还请不要推辞,一定收下。”荀彧却非常坚持着自己的意见。
韩涛见对方如此坚持,也不想过分拒绝。毕竟荀彧说的也有道理,日后用钱地方极多,增加一成利润,对自己也是大为有利。
于是欣然点头:“那恭敬不如从命,韩涛拜谢了。”
“子真此去,一定多多保重,他日君功成名就之日,或许也就是你我重逢之日。”
听到荀彧这句话,韩涛心中一动,荀彧这番话是明显的示好,也就是告诉他,如果将来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势力,不排除跟随的可能。
“多谢文若兄盛情,涛定不会让文若兄一身才学无处施展。待到时机成熟,必定再来拜请。”韩涛一边向荀彧道谢,一边也做出了自己的承诺。
尽管荀彧此时没有决定跟韩涛一起离开,但韩涛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建立拥有了基业,再来邀请一定可以真正地打动荀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