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六韬之策(2 / 2)
火势冲天而起,在外面的大火圈内,形成一个小火圈,但距离骑兵的位置更近。
曹操看到韩涛居然在自己的骑兵身边点火,大为惊愕,不明白他此举的用意何在。
韩涛向着所有骑兵高声急呼:“所有人,用手中的胸甲当做扇子,使劲向火圈扇风,让火苗向外燃烧!”
骑兵们虽然不明白韩涛的用意,但有曹操的命令,他们也不敢怠慢,立刻执行着韩涛的指示。
韩涛向着文谡下令:“文谡,你带义军迅速在火环内掘土,要挖出一条一丈宽,三尺深的沟渠,阻止火势向圈内蔓延!”
文谡得到指示,立刻带着义军在火环内快速挖土,很快一条沟渠在火环内挖出。
等到火环挖好之后,随着骑兵不断地用胸甲扇风,撒在火环之外的引火之物熊熊燃烧,但只能向外扩张,渐渐地就在沟渠之外烧出了越来越宽的环形黑地。
黑地内已经没有了草木助燃,大火环的火势虽然凶猛,但被完全阻隔,根本无法在向环形黑地里面延展。
曹操看到这里,脸上是又惊又喜。在朝歌的时候,他只知道韩涛才华出众,出口成章,可他万万没有想到,韩涛竟然能有这样的奇谋,竟然可以让他们的部队,在大火中逃生。
山谷顶端的山崖之上,站立着一位黄巾军的将领,他是颍川郡渠帅波才的心腹爱将,有着截天夜叉之称的何曼。
波才得知朝廷派来援军支援与之对敌的中郎将朱儁,向何曼布置了计策,让他在百花谷布置下伏兵,想要用火攻之计击退汉朝援军。
之前的行动进展非常顺利,何曼本以为必将大获全胜,却不料出现了眼前的景象。
眼见大火无法继续蔓延,去烧伤曹操的兵马,何曼是万分的懊悔,他怎么也想不到,波才向他传授的妙计,竟然会被汉军用这种诡异的方法给破解。
火攻的战术显然已经不能成功,何曼也不想再浪费时间,无奈地向部下下达了撤退的指令,带着部下快速撤离。
韩涛向挥舞胸甲的骑兵不断下达着向外扩散的指令,随着他们的扇风,环状黑地越来越宽,逐渐远离。
山谷中的大火慢慢地被引向山林,山谷中间的空地渐渐安全了。
到了这个时候,韩涛才踏实下来,他知道自己这次冒险的尝试,取得了成功。
“子真,你真乃奇才,竟然能想到用这种方法来救我大军。”曹操走到韩涛的身边,由衷的赞叹着。
“孟德公谬赞了,其实我所用的不过是《六韬》中虎韬火战一篇所记载的方法而已。哪里算得上我的奇谋。”韩涛向曹操解释着自己的计策出处。
韩涛这样一说,曹操猛地醒悟过来。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
其中《虎韬.火战》篇,更是通过武王与太公望的问答,详细论述了若是遭遇敌人火攻时如何应对的方法,其中就有在空旷处烧出黑地,断绝火势蔓延的方法。
曹操饱读兵书,自然不会不知道《六韬》,只是他突遭伏击,没有想到这样的应对方法。
“虽是先人兵法,也需能灵活运用。子真不但熟读兵法,更能运用得如此纯熟,解救我军大难,曹操在此拜谢了!”曹操诚恳地向着韩涛施礼。
韩涛赶忙搀扶并提醒着曹操:“孟德公,你我联手剿灭蛾贼,本是一家,你又何须如此客气?现在火势已经衰弱,我们还是赶紧先回营地再说吧!”
曹操醒悟,指挥着部下冲出火海,清开堵路的滚木,向着山谷外突围而出……
等到曹操带着人马回到大营时,眼前的一幕再次让他惊愕。
黄忠带着和三百义军,严守住营地,他们目光坚毅镇定,表现出了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
韩涛看到这一幕,也是长出了一口气,庆幸黄巾军只是安排了人马在山谷伏击,并没有派人袭击汉军大营,否则就算黄忠骁勇,只怕大营遭到敌军冲击,也会损失惨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