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朱元璋:是我不想吗?实在是当初的我做不到呀!(1 / 2)
金陵外的小村庄。
朱元璋坐在庭院的石桌旁,手中拿着从金陵城内传来的消息。
在看到朱允熥的决定以及大小琉球的事情后,他先是陷入了一阵长久的沉默。
许久,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钦佩:“允熥这孩子,一攻一守,安排的当真是妥当。”他
“看来朕当年一味的海禁,真的是错误的决定。”
说罢,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坚定,继续说道:“朕也不想海禁,但当时大明初立,首要敌人是北方草原。”
“自古以来,北方的敌人都是最为重要、威胁最大的。”
“若不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上面,大明的根基便难以稳固。”
“为了不分心,所以干脆海禁。”
“这虽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却是最重要的原因呐。”
他深知,海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大明的内陆安全,但也限制了大明在海洋上的发展。
“允熥能有如此远见,实乃大明之幸。”
朱元璋喃喃自语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
大明的未来就掌握在这些年轻一代的手中,而朱允熥的决策,无疑为大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宋忠微微欠身,神情恭敬又诚恳,继续说道:“陛下,当年您施行海禁,将重心置于北方边患。
“此举使得大明内陆得以休养生息,百姓免遭战乱之苦,根基得以稳固,这是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
“最适合当初我大明朝处立!”
“而如今琼王殿下能有这般开拓海洋的举措,也是因为我大明在武器研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有了足够的实力去经略海洋,这同样是顺应时势,契合当下大明发展的良策。”
朱元璋听后,爽朗地笑了起来。
他伸出手轻轻摆了摆,说道:“你呀,倒是会说话,不过你说的对。”
笑声渐歇,朱元璋站起身来,缓缓踱步到房间内悬挂的那幅巨大的大明地图前。
他凝视着地图,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威严与深邃。
他抬起手,从倭国开始,沿着海岸线缓缓划过,一直落到大小琉球的位置,手指轻轻点了点。
“允熥的构思很不错,有了这几处地方作为依托,大明的海防能稳固不少。”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继续游移,突然,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手缓缓指向南洋群岛。
“接下来就应该对这里下手了,把这里拿下来,就可以打造第二条防御岛链了。”
“这些岛屿地理位置关键,扼守海上要道。”
“若能将其掌控在我大明手中,进可攻、退可守,对于大明的海上安全和海外贸易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朱元璋不是没有战略眼光,更不是目光不长远。
他当初只是选择了最适合的道路。
眼下大明要钱有钱,要实力有实力,自然得选择另一条路。
当年他要是有现在大明的情况,那没的说,自然会不断的开疆拓土。
凡日月所照,皆为大明的土地!
这是朱元璋最想看到的,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当年,他做不到!
但,如今,他看到了希望!
他的好大孙,允熥肯定能实现!
宋忠连忙上前,顺着朱元璋的目光看向地图,眼中满是敬佩,说道:“陛下英明。”
“这些若能纳入我大明版图,必能让我大明的声威远播海外,海上防线也将固若金汤。”
朱元璋背着手,微微仰头。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说道:“这一步,势在必行。”
……
朱允熥在派遣得力人手奔赴大小琉球开展勘察与筹备工作后,便将注意力聚焦到了特别行动大队和军事学院学生的第二天比试——两军冲杀上。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比试还吸引了众多金陵的百姓前来观看。
两旁站满了人。
“听说这次是特别行动大队和军事学院的学生比试,那场面肯定特别壮观!”
“是啊,特别行动大队那可是陛下亲自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军事学院的学生也不差,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肯定也有很大的进步。”
比试场地开阔而空旷,四周早已围满了翘首以待的人群。
朱允熥高坐观礼台,注视着下方严阵以待的特别行动大队与军事学院学生们。
本次的两军冲杀分成两种,一种是步战,另一种是骑战。
上午进行的是步战。
“开始!”
随着朱允熥一声令下。
号角声响起,比试正式开始。
此次比试,双方用的都是木质武器。
但每一个武器上面都有带有颜色的粉末。
只要碰到对方,就会留下痕迹。
身上的痕迹超过五处,就要退下战场。
特别行动大队与军事学院的学生们朝着彼此迅猛扑去。
特别行动大队的队员们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步都沉稳有力。
军事学院的学生们同样毫不示弱。
他们的队列虽然不如特别行动大队那般整齐,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毅和果敢。
双方很快就短兵相接。
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得人耳鼓生疼。
特别行动大队的队员们配合默契。
他们三人一组,一人主攻,一人掩护,一人支援。
他们的攻击迅猛而精准,每一次出手都带着强大的力量,让军事学院的学生们有些难以招架。
然而,军事学院的学生们并没有被这强大的攻势吓倒。
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不断地寻找着特别行动大队的破绽。
朱高煦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他身边的队友越来越少,他自己也有三处负伤。
沐晟则在队伍中指挥着学生们调整战术。
“兄弟们,不要硬拼,注意配合,寻找他们的弱点!”
学生们听到他的呼喊,纷纷振作起来,开始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个小的战斗团体。
在激烈的战斗中,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特别行动大队虽然占据着优势,但军事学院的学生们的顽强抵抗也让他们不敢有丝毫大意。
毕竟这种面对面的冲杀,战术固然重要,精锐程度也很重要。
但,无论准备的多么充足,依然会出现伤亡的情况。
这就是战场之上的残酷!
不管你实力如何,也不管你有多少袍泽。
在血与汗的战场上,任何人都不敢确保下下一秒会不会死,还能否活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战场上的硝烟越来越浓,双方的体力也都逐渐消耗殆尽。
朱允熥坐在观礼台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期待。
他看着战场上的激烈厮杀,心中对这些学生们的表现感到既欣慰又担忧。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战场上的人也越来越少。
双方的兵力都在残酷的战斗中大幅削减。
特别行动大队这边,原本整齐的队伍如今只剩下队长和寥寥数人。
军事学院那方,也仅剩下朱高煦、沐晟以及几个同样伤痕累累的学生,他们喘着粗气,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朱允熥原本沉稳地坐在主位上,此时也不禁身体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座椅的扶手。
他的眼神紧紧锁住战场,喃喃自语道:“好一场硬仗,双方都拿出了十足的勇气。”
朱棣站在朱允熥身旁,他微微点头,低声说道:“陛下,这些学生和特别行动大队的队员们,皆是有血性的好儿郎。”
“这等顽强的斗志,实乃我大明之幸。”
其他百官们也都屏气凝神,有的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有的则瞪大了眼睛,生怕错过战场上的任何一个细节。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紧张和惊叹,被眼前这惨烈而又悲壮的战斗所震撼。
而台下的百姓们,原本还在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此时也都安静了下来。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激动,有的百姓甚至不自觉地捂住了嘴巴,生怕自己的声音会干扰到战场上的勇士们。
“兄弟们,拼了!”
特别行动大队队长一声怒吼,率先发起了最后的冲刺。
身后的队员们紧随其后,虽然人数不多,但气势却丝毫不减。
与此同时,朱高煦和沐晟对视一眼,眼神中传递着坚定的信念。
“冲啊!为了荣誉!”
朱高煦高呼一声,带领着剩下的学生们扑去。
他们的眼中充满斗志。
当双方都发起了最后的冲刺时,朱允熥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光芒,大声喊道:“好!好样的!”
他被这些战士们的勇气和决心所深深打动。
朱棣也激动地挥舞着手臂,高声喝彩:“这才是真正的战斗,这才是我大明的军人!”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百官们也都纷纷站起身来,鼓掌叫好,他们的掌声如雷鸣般响亮,表达着对这些战士们的敬意和赞扬。
百姓们则沸腾了起来,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他们被眼前这壮烈的场景所感染,心中充满了对这些勇士们的敬佩和爱戴。
有的百姓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声呼喊着勇士们的名字,为他们加油助威。
双方瞬间碰撞在一起。
特别行动大队队长凭借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高超的武艺,在人群中左冲右突,一时间竟无人能挡。
但朱高煦和沐晟也毫不示弱,他们相互配合,与特别行动大队队长展开了殊死搏斗。
几个回合下来,双方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但谁都没有放弃。
然而,毕竟特别行动大队队长实力超群。
在一番激烈的较量后,朱高煦和沐晟身边的学生们纷纷倒下。
↑返回顶部↑